來源: 科學養魚 發布時間:2019-1-3 9:05:04 次瀏覽
所謂的蝦稻養殖就是一季蝦一季稻,蝦稻互利即養殖小龍蝦的時候,小龍蝦可以利用水稻中的天然餌料;種植水稻過程中小龍蝦可以除去水稻中蟲害。然而蝦稻養殖中,水稻的秸稈并不是人們理想中的利器,卻變成了養殖中一大隱患,我們怎樣才能利用好秸稈的作用,做到變廢為寶呢?
10月份水稻收割以后,曬10天到半個月的塘,然后池塘逐漸開始上水,小龍蝦養殖秋冬一系列的問題都隨之而來,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紅黑水,其罪魁禍首就是秸稈腐爛引起的,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池塘中的秸稈,如何真正的做到變廢為寶。首先,我們先了解一下稻草的生理特性。
一、稻草的特性與生物應用的意義
稻草粗蛋白含量為4%,粗脂肪為1%,粗纖維35%,粗灰分17%左右。其中比例最大的是纖維素。任何資源的處理和利用,首先離不開對它的了解。只有摸清了它的特性,總結它在不同環境下對水質的影響,對水體微生態循環利用的價值,對養殖小龍蝦的作用和意義,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和措施。
二、具體操作流程
1.水稻收割以后,曬塘7~10天,目的是為了風化掉部分池塘秸稈中的雜質。
2.上水不宜過大,第一次大概10厘米為宜,不能一次把秸稈淹沒完;上10厘米水之后慢慢浸泡,待池塘泡出紅水后再分批加水。在這里不建議大家把秸稈浸泡出來的紅黑水換掉,可以通過使用芽孢桿菌和底改分解池塘里的爛草爛渣,同時可以除掉池塘底部的異味。如果把池塘中的紅黑水換掉(這種水實際上是一種肥水),后期水溫低,加上水位低很難達到肥水的效果,令人痛疼的青苔會隨之而來。
3.或者在水稻收割以后,把秸稈收割成一捆一捆的,零星放在池塘每個角落,然后上水,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秸稈腐爛的速度同時還可以起到保溫作用。
4.在秸稈腐爛的過程中,會產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和有機質,在池塘水溫在5℃以上利用微生物參與分解,分解的代謝產物可以為藻類提供豐富的營養。
5.到明年三四月份,隨著水溫升高,秸稈腐爛程度加快,會導致大量池塘出現紅水黑水,首先先大量換水,至少換兩到三次,然后配合改底解毒的產品調節水質(真正出現紅水黑水的時候,是通過大量換水,才起到主要作用,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,藥品只是起到輔助作用)
秸稈在蝦稻養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特別是蝦苗階段,能夠為蝦苗提供豐富的開口餌料,所以秸稈階段的管理至關重要,把握好秸稈的生理特性,才能真正做到變廢為寶!